Breaking News




Enter your email address below and subscribe to our newsletter
L跟H分手後,真的過了一段「看起來很好」的日子。 不只換了手機桌面,他是直接換手機;刪了所有的聊天記錄、從萬華搬到內湖;在週末不在逛百貨,而是去爬山看風景,不再路過H愛的那些咖啡廳。 每次朋友問起,他都笑著說:都過了! 就在某個假日下午,一個朋友在賴群轉發了H的IG動態:H跟新對象去墾丁玩~ 一張動態、一句話,像針一樣扎進L的胸口。 他突然不知道該回什麼,坐在捷運車廂裡,手機滑著滑著就放下了,轉頭看著窗外漆黑的隧道,眼淚不爭氣地掉了下來。 原來說不愛的,只有嘴巴;放不下的,是那顆還在原地跳動的心臟。 其實不是想追回什麼了,只是L想不明白的是:哪個曾經口口聲聲說你是唯一的他,在完全沒有你之後,日子居然也可以過得很好。 這有多諷刺~ 愛,不是說不愛就能結束,可以一刀兩斷的物理反應。 而心,總是會在你某個措手不及的瞬間,為那個你「以為早就放下」的人,再疼一次。 別說不愛了,他只是藏在心裡最深的地方。
J一直知道,他只是那段關係裡的過客。 K曾經給過他很多期待,說想帶他回家見家長、一起看Vivian第一場演唱會、一起去日本、養一隻黃金獵犬。 J信了,也默默讓1 個人的生活變成兩個人,早上煮兩杯咖啡、買衣服習慣挑兩件,甚至連手機桌布也換成了開心的合照。 但後來,K不再分享生活細節,開始對訊息已讀不回、假日總說有事,甚至連「晚安」都變成了隔天才補的一句「昨晚加班太累了」。 直到某天,他在限時動態看到一段模糊不清的背影,J知道那不是自己。他也沒問,因為答案早就隱藏在沈默裡。 分手那天,沒風沒雨、晴空萬里,是個風和日麗的好日子,沒有有像劇的劇情、沒有哭喊、沒有吵鬧,也沒有想像中的潑婦罵街情節。 J只後只留了一句:我走了,祝你幸福,以後各自安好吧! 他不是輸不起,也不是不夠好,只是剛好,J不是那個能夠陪自己走到最後的那個人。 他收起那條兩人買的情侶項鍊,把合照備份進一個沒人知道的秘密資料夾。 然後,開始每天好好吃飯、去健身房、聽一些老歌,重新習慣一個人的生活。 有些人,愛過就好。 留下的,不是遺憾,是證明自己越來越成熟的痕跡。
M分手後沒有哭,甚至沒有卸掉共同旅行的IG限動。 他告訴朋友:沒事啦!我都可以接受。 他開始更努力健身、接更多工作、拍很多自拍、打卡咖啡館,一切看起來比以前還閃亮。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,他把手機鬧鐘從原本的7:30改成了7:45,因為不需要再提早回男友訊息了。 他每天都刻意避開那家曾經一起吃甜點的小咖啡廳,連YouTube演算法推薦的那些熟悉的歌,他都會立刻下一首。 直到某天深夜,他搭車回家的路上,車上廣播播起了江蕙的家後。 是他們交往滿一年的那晚,那個人用手機播放,說要送給M的歌。 他以為自己早就放下了,結果才前奏才剛撥,那一瞬間,M眼淚就潰堤了! 還一度嚇到司機,司機頻頻說要不要關掉~ 原來成年人分手後,從來都不是灑脫,而是不敢崩潰。 我們只能在別人看不見的角落,偷偷地懷念、悄悄地心碎,假裝很OK,假裝沒在痛。 關於那首「家後」,我每次聽也都會鼻酸,因為江蕙唱的好,鄭進一曲譜的好,哥詞也寫的好,唯一不好的就是每次聽的心情~ 等待返去的時陣若到,我會讓你先走,因為我會嘸甘,放你為我目屎流。 等待返去的時陣若到,你著讓我先走,因為我會嘸甘,看你為我目屎流。 不管誰先走,都不想看到對方「目屎流」。